歡迎光臨~昆山市英杰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
  咨詢電話:0512-55230820

公司新聞

透視民族扎染工藝:扎花 浸染 出缸 拆線 漂洗

   扎花即在白布上用針線縫扎出各種花紋圖案,是整個扎染制作工序中的道關鍵工序,同時也是專門由女性承擔的一道工序,對扎染圖案的成形十分關鍵。扎花首先在白布上印好圖樣,然后按照印好的圖樣扎花。縫扎時針線的松緊要均勻,并且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針法,不能扎錯??p扎好后的布料縮小成一簇簇、一團團的疙瘩布。

  浸染是整個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二道關鍵工序。周城用自制土靛浸染扎染布,系用冷染的染制方法。先在染缸中放入水,加入土靛,用染棒調(diào)勻后,還要再加入適量的輔料。在浸染布料時往往要根據(jù)染布的深淺來配放原料。浸染前先將布料放入清水中浸泡,然后擰干放入染缸中浸染。用土靛染布要反復浸染多次,先染一道曬干后再次浸染,如此反復,浸染的工序也因布料色彩的深淺而有所不同。染布顏色的深淺除了與浸染的次數(shù)有關外,還與浸染技術(shù)、染料的配放、晾曬、氣候等有關。在次浸染前先要配放染料,民間俗稱“發(fā)缸”,屆時在缸中按比例放入土靛、水等,使之發(fā)酵,待發(fā)酵后再加入適量的輔料。

  出缸是整個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三道關鍵工序,將已浸染好的布料從染缸中取出,屆時先將經(jīng)反復浸染后已染好的布料搭在染缸上的染棒上濾水,然后擰干、晾曬。除染缸外,一般還有一個副缸,體積略小于染缸,其中放滿清水,出缸時一般先在副缸中過一遍,這樣既防止染料沾在染布上,又可以節(jié)約染料。從副缸中取出晾干后,便可以開始下一道工序了。

  拆線是整個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四道關鍵工序。染好后的扎染布經(jīng)曬干后,便可以拆線了。這道工序不復雜,但須小心謹慎,一旦拆破布料,則前功盡棄。因而這道工序多由扎花的婦女擔任,她們熟悉針法,知道從何處下手拆線,可以拆得既快,又免于破損。

  漂洗是整個扎染制作工序中的第五道關鍵工序。在木缸中(有的是用水泥砌成的水池、水缸)放入清水,將拆好的扎染布投入其中,反復漂洗。漂洗看似簡單,其實也要憑經(jīng)驗,洗不夠不行,洗過了也不行。漂洗這道工序掌握不好,會影響扎染布花紋的成色。經(jīng)漂洗后曬干,扎染的全部工序便完成了。

  扎染是根據(jù)設計圖案的效果,用線或繩子以各種方式綁扎布料或衣片,放入染液中,綁扎處因染料無法滲入而形成自然特殊圖案的一種印花方法,是中國一種古老的紡織品染色工藝。大理叫它為疙瘩花布、疙瘩花。其加工過程是將織物折疊捆扎,或縫絞包綁,然后浸入色漿進行染色,染色是用板藍根及其它天然植物,故對人體皮膚無任何傷害。扎染中各種捆扎技法的使用與多種染色技術(shù)結(jié)合,染成的圖案紋樣多變。扎染在中國約有1500年的歷史。現(xiàn)存早的實物是東晉年代的絞纈印花絹。唐代扎染發(fā)展到鼎盛時期,貴族穿絞纈的服飾成為時尚。北宋時期因扎染制作復雜,耗費大量人工,朝廷曾一度明令禁止,從而導致扎染工藝衰落,以致消失。但西南邊陲的少數(shù)民族仍保留這一古老的技藝。除中國外,印度、日本、柬埔寨、泰國、印度尼西亞、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扎染手工藝。20世紀70年代,扎染成為流行的手工藝,廣泛應用于服裝、領帶、壁掛等。在同一織物上運用多次扎結(jié)、多次染色的工藝,可使傳統(tǒng)的扎染工藝由單色發(fā)展為多種色彩的效果。
AA


免責聲明:

免責聲明:本站發(fā)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、圖片、音頻、視頻來源于互聯(lián)網(wǎng)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站觀點,其版權(quán)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(fā)現(xiàn)本網(wǎng)轉(zhuǎn)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(quán)益,如有侵權(quán)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會盡快更改或刪除。

聯(lián)系我們

聯(lián)系人:楊經(jīng)理

手 機:13912652341

郵 箱:34331943@qq.com

公 司:昆山市英杰紡織品進出口有限公司

地 址:江蘇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號雙星疊座A2217

用手機掃描二維碼關閉
二維碼